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五短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在赵行德的眼里,这时李元昊的五短身材仍不失统帅之威严。他与回鹘王女并辔齐驱,不住地向将士们投以赞许的目光。行德虽然在这样的场合完全有理由憎恨李元昊,但他在内心深处却始终觉得大丈夫生当如此,纵然是儿女情长,又岂能英雄气短。
2、那五短三粗的家伙倒是个人物,能这么快进入状态足见其心理承受能力,估计是一骨灰级玩家。
3、排档的老板娘年近四十,体重百余公斤,五短身材,肥头胖耳,赤脚着拖鞋,一脸横丝肉,最爱听别人管她叫“阿秀”。
4、两人肤色漆黑,年约四十左右,同为五短身材、鹰鼻鹞眼、臂长过膝。
5、他妄自菲薄地说:"像我这种五短身材,有谁会看上呢?"。
6、邓秃子一身五短,七窍扭挤,短鼻露天,眦牙翻唇,垂涎尿渍,贼眉鼠目,猥琐之至。
7、阿里巴巴集团的创立者马云,五短身材,笑言生意“还不错”。
8、周昊闻言,心底一阵感动,没想到侯胖子长得五短三粗的,心思却这般细腻。
9、领头的捕快三十出头,四十不到的年纪,苦瓜脸,三角眼,最特别是他那又红又大的酒糟鼻子,身材五短三粗,腰圆体壮,极为威猛。
10、身矮者五短三粗,鹰目猴面狡诈奸。
11、她五短身材,又胖又圆,一头剪得很短的褐发蓬蓬松松,两只耳朵露了出来。
12、不过,路易十四时代,高跟鞋在男人之中大行其道,却是因为这位身材五短的国王。
13、观其面年逾五旬,五短身材,微胖的身躯着一件褪了色的毛蓝长衫,额角贴一块黑膏药,很是显眼。
14、没过几个呼吸,只见一个身高不足一米五,脑袋大的似铜锣,五短三粗的黑胖子跪在允武殿当中朝杨广拜道。
15、他们一共五人,三男两女,领头的是一个五短三粗的红脸汉子,胖得有点呼呼喘,一看中午酒气还在脸上,笑起来还有点邪乎,我估计他就是主客了。
16、颈短脖粗,五短身材。体胖血稠,潜伏危害。减肥降脂,时不可待。多吃水果,多吃蔬菜。预防血栓,心梗脑塞。体形苗条,一身自在。
17、这个司机是乔娇娇最小的娘舅,叫叶宝刚,年纪四十多岁,他五短身材,横向发展得充分,看去孔武有力。
18、尽管他是五短身材,手也圆乎乎的,却坚持像身材高大的人那样站着,像有两个”他“一样的高大。
19、李叔叔五短身材,但人却很精明。
20、就在这时,李明亮已经过来了,和他一起抬肉的是五短三粗的铁匠张龙。
21、我这五短身材,怎么和我卢家千里驹相比?
22、周一心情如花绽,周二工作无累感。周三干活无心思,周四上班吊浪荡。周五短信频频传,只觉心旷神怡爽。祝你周五好心情,周末预约女友转。
23、后生向来人望去,但见此人手抓一柄猎弓,戴一顶红绢抓髻头巾,穿一粗布衲袄,五短身材,黑色面皮。
24、修订后的粗糙草稿把多法因描写得五短三粗。
25、到了后半天的时候,张大胆就甩着一身五短的肥膘在村子里呱叽呱叽地走上一走。
26、这厮五短身材,脑满肠肥,十个胖胖的手指根部都生有深深的酒窝儿。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