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稚子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怀抱稚子,手转经轮,希望喇嘛教的传承永远不坠。
2、谪降越妃百里奇与三稚子对决之日,靖王、霓凰提前来到武英殿。
3、蓬头稚子学垂纶,世间难得是童真;侧坐莓苔草映身,多些童心快乐临。路人借问遥招手,忧愁烦恼摇摇头;怕得鱼惊不应人,幸福在身往前奔。愿你保持童心,快乐永在!
4、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
5、红星闪闪烈旗扬,九州喜鹊朝凤翔。欢欣腾舞家国梦,引领繁荣复汉唐。稚子高举崇敬拳,将士紧握手中抢。暮老相谈红颜笑,金鸡康宁彩云飘。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6、走在这衰落的渔村中,不是鸡皮鹤发的老者,就是垂髫天真的稚子,难得看到一位年轻人。
7、赵之谦曾说,“书家有最高境界,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
8、十年前的我,简单却不失稚子的朝气,总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十年后的我,成熟并带些中年的稳重,才发觉平平淡淡才是真!
9、不论你是健硕俊男,还是苗条靓女;不论你是老当益壮,还是蓬头稚子。都请注意啦:莫要跟天气怄气,天冷了,该穿的要穿,该吃的要吃,健康最重要。
10、无论你是健硕俊男,还是苗条靓女。无论你是老当益壮,还是蓬头稚子。都请注意啦:莫跟天气怄气,天冷了,该穿的要穿,该吃的要吃,健康最重要!
11、撑一片蓝天,不骄不傲。养一个稚子,不求回报。造一片乐土,不辞辛劳。保一生平安,不眠不休。亲爱的父亲,您辛苦了。祝父亲节健康快乐。
12、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13、年少轻狂,书生意气,曾稚子童言,夫大丈夫桀骜一世,定当气壮山河,冠前绝后,功标青史。
14、正当我们困心横虑之时,薛胖子带来了好消息,经他四处打探总算对稚子之父有了一些了解。
15、娇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16、赵氏族人在此繁衍,不少老屋世代传承,人丁兴旺,白发翁媪和黄头稚子同聚一堂,其乐融融。
17、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8、都是小小稚子,难道现在就能看出以后是龙是虫?
19、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20、你的特点:脸上大珠小珠落玉盘,远看高低各不同,近看凹凸各不平,眼带二饼;蓬头稚子像傻子;你的风格:自信哥一族,凤姐一组。
21、夜色血海,十五年前,人亡家破,留下稚子无声。
22、撑一片蓝天,不骄不傲;养一个稚子,不求回报;造一片乐土,不辞辛劳;保一生平安,不眠不休。这是我们父亲,周日父亲节,多忙都要问候父亲表孝心哦。
23、爱绿更需护绿人,这个“人”可不单指园林工人,更是你、我、他,是上到翁妪下到稚子的每一位市民。
24、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
25、山妻稚子家常饭,不害相思不损钱。
26、邠等以稚子视朕,朕今始得为汝主,汝辈免横忧矣!
27、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28、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29、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