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多肌痛是以颈、肩胛带肌、骨盆带肌持续性疼痛僵硬为主,伴渐进性晨僵及全身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不明确,认为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和免疫异常有关,好发于老年人,女性多见。
本病中医学属于“痹证”、“肌痹”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素体正气不足,复感风寒湿邪,气血运行受阻,筋脉痹阻;日久气血更虚,肝肾不足,经络肌肉失养,“不荣则痛”。
【必备名方】
1.蠲痹汤加减:羌活15克,独活15克,秦艽15克,桂枝15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乳香6克,木香6克,甘草6克。水煎服。风邪偏盛者,加防风15克;湿邪偏盛者,加防己15克,苍术15克,薏苡仁15克;寒邪偏盛者,加附子(先煎)9克,细辛3克;兼血瘀者,加桃仁6克,红花6克,穿山甲15克。
2.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桂枝12克,当归12克,地龙12克,乌梢蛇12克,知母10克,赤芍12克,茯苓10克,白芍12克,生地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热甚者,加黄柏12克,威灵仙15克;兼阴虚内热者,重用生地黄,加青蒿15克,银柴胡10克,白薇10克,鳖甲15克;疼痛剧烈者,加穿山甲20克,全蝎6克,蜈蚣6克。
3.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5克,桂枝15克,牛膝15克,杜仲15克,桑寄生15克,熟地黄15克,白芍15克,党参15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甘草6克。水煎服。肌肉痛甚者,加乳香9克,没药9克,姜黄9克;偏阴虚者,加山茱萸15克,麦冬15克,龟甲15克;偏阳虚者,加附子(先煎)9克,肉桂3克。
【名医指导】
1.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受潮,不用冷水,不洗桑拿浴,以减少潮湿因素对疾病的不良影响。
2.劳逸结合,动静结合,保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在急性期或关节疼痛肿胀严重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慢性期或疼痛减轻者可适当活动,进行功能锻炼。可选择医疗体操、关节操、耐力运动、太极拳及气功等。
3.局部关节病变可行局部按摩、被动活动等。
4.补充营养,多食富含镁的食物如绿色蔬菜、坚果、种子类食物。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钙等);禁用茶、咖啡、柑橘类水果、羊肉等温热食品以及油炸、油煎食品等。多食富含钙、锌的食物,如葡萄干、芝麻、松子、核桃、排骨、骨髓等。
5.进行生活活动锻炼:如无明显关节活动障碍,应做活动幅度较大的动作,如上街买菜、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如已有明显的功能障碍时,要保持洗漱、吃饭、步行、上厕所等活动能力。已有行走困难时,应让患者学会正确地使用拐杖、轮椅和其他工具,同时注意防止跌倒、摔伤。
6.家属应耐心鼓励患者,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辅助其做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