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星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审抗诉权和再审抗诉权有什么区别

二审抗诉权和再审抗诉权有什么区别

来源:调星娱乐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1、抗诉的对象不同,2、抗诉的权限不同,3、接受抗诉的审判机关不同,4、抗诉期限不同,5、抗诉的效力不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 人民决定对人民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出抗诉的,应当制作抗诉书。第二百一十三条 人民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派员出席法庭。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应该向中院同级的申请抗诉,也就是地市级。法律依据:《人民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 第九条 对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人民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分别情况作出处理:(一)不服同级或者下一级人民生效民事、行政判决、裁定的,移送本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审查处理;(二)下级人民有抗诉权的,转下级人民审查处理;(三)依法属于人民或者其他机关主管范围的,移送人民或者其他机关处理。第十条 下级人民有抗诉权的案件,上级人民认为案情复杂或者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可以直接受理。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二审的抗诉对象是尚未生效的一审裁判,而再审抗诉对象则是已经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其中有的是一审生效的裁判,也有两审终审的裁判。二审抗诉的机关是原审的同级,再审抗诉的机关是原审的上级或最高检。 接受二审抗诉的机关是抗诉的上一级,而接受再审抗诉的机关是抗诉的的同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 人民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第一百九十 各级人民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对地方各级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对下级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再审。第二百零七条 人民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