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星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平菇生长的环境温度是什么

平菇生长的环境温度是什么

来源:调星娱乐


平菇生长的环境温度是什么

平菇对生活条件的要求是栽培平菇技术措施的依据。人为地创造适当条件满足平菇生长发育要求,是平菇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

①营养条件 平菇属木腐菌,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能力很强,对营养物质要求不严格。栽培中大多数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的物质,主要存在于麦秸、玉米芯、棉籽壳、甘蔗渣、木屑等各种农副产品中。以上这些物质能被平菇菌丝分泌出来的木质素酶(少量)、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分解成为单糖,直接为菌丝细胞所吸收。在实际栽培中上述物质作为培养料即可满足平菇生长发育对碳源的需求。

在培养料中还需加入少量的麸皮、米糠、玉米粉、花生饼粉等作为平菇的重要营养源。另外,加入磷、钾、钙、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可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平菇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以20:1为好,而在生殖发育阶段碳氮比以30:1~40:1为好。

②温度 温度是平菇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但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平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4~35℃,以24~28℃最适宜。子实体的形成及生长范围为4~28℃,最适宜的温度为10~24℃。平菇属于变温结实,昼夜温差大,能促进子实体原基的形成。

在子实体发育温度范围内,温度低时,生长较慢,菇体肥厚;温度高时,菇体成熟快,但菇体薄、易碎,品质差。近年来,平菇品种繁多,各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也有差异,栽培时应根据气候条件选择温型不同的平菇品种。

③水分和湿度 平菇是喜湿性菌类,耐湿力较强。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所需要的水分大多是从培养料中获得的。平菇菌丝培养阶段因采用的培养料不同,物理性状(吸水性、孔隙度、持水性)也存在差异,在配制培养料时应根据不同的培养料,做适当的调节,如棉籽壳做主料含水率为65%,木屑为55%,稻草为70%。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率要求在60%~70%。

平菇在菌丝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以70%左右为宜。如果低于50%,菌丝生长较差,而含水率过高,料内空气少,也会影响菌丝生长。当培养料过湿又遇高温时会变酸发臭,且易感染杂菌。子实体分化和生长发育时空气相对湿度为在85%~90%。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时,子实体生长缓慢,甚至出现畸形,当空气湿度高于95%时,子实体易变色腐烂或引起其他病害。

④空气 平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都需要氧气。需氧量因生长发育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在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中氧的要求比较低,耐二氧化碳能力较强,但透气不良,也会使菌丝生长缓慢或停止。在子实体形成和生长阶段,需要大量的氧气,供氧不足子实体不能正常生长或形成畸形菇,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在出菇阶段,特别是在冬季,应在保持棚温的同时,加强通风换气。不同的品种对二氧化碳的忍受力不同,因此,栽培平菇时应尽可能选用对二氧化碳适应性强的品种。在大规模生产时,发菌的后期应加强通风换气。

⑤光照 平菇对光照要求因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而不同。菌丝生长阶段几乎不需要光照,弱光和黑暗条件下均生长良好,光线强反而使菌丝生长速度下降。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如光线不足,原基数减少,分化出的幼小子实体菌柄细长,菌盖小,畸形菇多。平菇菌盖的颜色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如果光线不足,色泽偏浅。一般在菇棚内,能看书看报的光线即可。

⑥酸碱度 平菇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pH 3~9均能生长,但以pH 5.5~6.5为最适宜。一般人们按照配方配料时,自然pH就能满足平菇菌丝的生长发育。平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代谢作用产生有机酸,如醋酸、琥珀酸、草酸等,使培养料pH逐渐下降。另外培养基在灭菌后pH也要下降,所以在配制培养料时,应适当提高pH,使其偏碱性为好,一般用1%~3%的石灰水来调节pH,应使pH调到7~8为好,这样偏碱的环境还有利于防止杂菌的发生。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