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星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针对12岁以下犯罪者的法律

针对12岁以下犯罪者的法律

来源:调星娱乐


未成年人犯罪时,根据刑法规定,12-14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的情况下,可能会负刑事责任,但会从轻或减轻处罚;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可能会被查到,但如果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则记录会被封存;未成年犯罪父母需承担民事责任,但不负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一、未成年人只有12岁犯罪怎么处罚

1、要看犯的是什么罪。如果是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记录会被查到吗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可能会查得到,如果未成年人被判处了五年以下刑罚则会将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但如果是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则其犯罪记录则能够被查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三、未成年犯罪父母要承担责任吗

未成年犯罪父母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赔偿被害人的损失。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

结语

未成年人犯罪需根据具体罪行予以处罚,对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特殊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核准追诉的,应从轻或减轻处罚。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可能被查到,如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未成年犯罪父母应承担民事责任,赔偿受害人损失。根据《民法典》,监护人需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民事行为能力人负有监护职责的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一十三条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处罚后,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不得歧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组织下,实行综合治理。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家庭等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及时消除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各种消极因素,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一条 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