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星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行·野寺分晴树施闰章的其他诗词有哪些

山行·野寺分晴树施闰章的其他诗词有哪些

来源:调星娱乐


《山行·野寺分晴树》施闰章其他诗词:《舟中立秋》《至南旺》《山行·野寺分晴树》《燕子矶》《过湖北山家》

《山行·野寺分晴树》施闰章其他诗词:《舟中立秋》、《至南旺》、《山行·野寺分晴树》、《燕子矶》、《过湖北山家》。作者:施闰章。年代:暂无。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山行·野寺分晴树的详细介绍:

一、《山行·野寺分晴树》的全文 点此查看《山行·野寺分晴树》的详细内容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二、注解

野寺:山野中的寺庙。

分:分开。

晴树:晴空下的树林。这句是说寺庙在树林中间,把林子分开了。

过:飘掠,飘过。

松花:又叫松黄,指马尾松开的球形或卵圆形花。

三、赏析

此诗吟咏山野春景,描绘了一幅美丽、清幽的春天日暮的山景图。前两句描写黄昏时刻山野的艳丽景色:山野之中的寺庙为绿树所簇拥,晚霞飘过山亭;后两句写山野之幽静:正是美丽春天却没有游人来欣赏,一路上只有松花在不停地飘落。全诗共四句,句句写景,一、三句静,二、四句寓动于静而愈显其静,手法新巧别致,描写精妙。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描写黄昏时刻山野的艳丽景色。“野寺分晴树”摆出两样事物:野寺与晴树。前者说明地处荒僻,人迹罕至;后者说明天朗气清,春天的树翠油油的,一派生机。在它们中间用了一个“分”字,好像是把彼此分隔开了。孟浩然有“绿树村边合”(《过故人庄》)句。这“分”与“合”恰相反,而其意却是说绿树拥着野寺;或是说绿树将村庄包围了起来,都表明树多。次句也是两样事物:山亭与晚霞。这里用了一个“过”字,山亭似徐徐穿行在晚霞之间,赋予山亭以某种生命,化静为动点活境界,平添情趣。这两句的景色有淡素,有明媚,也有艳丽;但总的还是淡素较多。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两句写山野之幽静,没有游人欣赏。转写到人事,点明无客人来,只有诗人自己,漫行在山间小路上,只见松花飘落,一片静谧,人与自然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春深无客到”这句应首句的“野寺”,与上面的自然色彩是谐调的。它也与首句一样写静。不见人影,不闻喧哗,写静而无板涩之嫌、沉闷之弊,却在总体静谧的意境中嵌入“深”“到”二字,又微微地点缀了某些动态、生机,活跃了画面。“一路落松花”,此句点明是“山行”,又是化静为动,落笔呈象,且又入声。 全诗不以强烈的对比、映衬来强化画境,而是细细地轻挑漫拨,来传送寂静中的些微动态,描写精妙。同时在描写中又特别注意色调的变幻:绿色的树林、红色的晚霞以及铺满地面的松花,在静而动的山间画图中又染上了鲜明的色彩。此诗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其安闲自得的乐趣,表达了诗人独自山行时趋尘脱俗的感觉。四句诗,句句写景,一、三静,二、四寓动于静而愈显其静,手法新巧别致,作者越是丝毫不露声色,愈见出“无客到”的山行道上这位“客”的恬淡闲适、怡然自得的情怀。王士祯称其五言诗“有风人之旨,其章法之妙,如天衣无缝”(《池北偶谈》),由此诗来看并非过誉。

四、《山行·野寺分晴树》施闰章其他诗词

《舟中立秋》《至南旺》《山行·野寺分晴树》《燕子矶》《过湖北山家》

五、译文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山野中的寺庙把晴空下的树林分开了,山亭好似穿行在晚霞之间。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幽静的山野春色深深,没有游人欣赏;漫行其中只见松花飘落。

相同朝代的诗歌

《乡音》《走吧》《履历》《宣告》《无题》《自昨天起》《缺席》《彗星》《八月的梦游者》《白日梦》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山行·野寺分晴树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