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星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苏轼在赣州八境台写下的诗

来源:调星娱乐

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苏轼在赣州八境台写下的诗”。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苏轼在赣州八境台写下的诗的回答如下:

坐看奔湍绕石楼,使君高会百无忧。三犀窃鄙秦太守,八吟聊同沈隐侯。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贡台前暮霭寒。倦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长安。白鹊楼前翠作堆,萦云岭路若为开。

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朱楼深处日微明,皂盖归时酒半醒。薄暮渔樵人去尽,碧溪青嶂绕螺亭。使君那暇日参禅,一望丛林一怅然。

成佛莫教灵运后,著鞭从使祖生先。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濛。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烟云缥缈郁孤台,积翠浮空雨半开。

想见之罘观海市,绛宫明灭是蓬莱。回峰乱嶂郁参差,云外高人世得知?谁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诗。

题解

虔州即赣州。隋置虔州,南宋时改名赣州。地处江西南部,章贡二水汇合处。因赣江穿经州境而得名。始筑城于西汉初,为赣县治所。地当大庾岭路交通要冲,古为军事重镇,是赣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境内江溪纵横,山峦摇翠,风光秀丽。

此是作者为“八境图”画所题配的八首诗,分别描绘了赣州八处景点的奇丽风光。“八境”指八境台、章贡台、白鹊楼、螺亭、马祖亭、尘外亭、郁孤台、崆峒山八处景物。诗前原有小引曰:“苏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从而八乎?所自观之者异也。

且子不见夫日乎,其旦如盘,其中如珠,其夕如破璧,此岂三日也哉!苟如夫境之为八也,则凡寒暑、朝夕、雨旸、晦冥之异,坐立、行走、哀乐、喜怒之变,接于吾目而感于吾心者,有不可胜数者矣,岂特八乎!”苏子,苏轼自谓。南康,赣州古称,西晋置南康郡于今赣州,隋废。

注释

1、石楼:指八境台。

2、使君:旧时尊称州郡长官。此指虔州知州孔宗翰。高会:谓盛会。

3、窃鄙:私下轻视。秦太守:指秦昭王时蜀郡太守李冰。他曾兴修水利,造石犀牛五头以镇水怪。后两头沉入江底,剩下三头。

4、沈隐侯:南朝梁文学家沈约,生前封为侯,死后谥“隐”,故称“沈隐侯”。沈约任东阳今浙江金华太守时,于郡城南建元畅楼,并作《登台望秋月》等八首诗,时称八咏诗。后人因诗改元畅楼为“八咏楼”。

显示全文